第24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(上)_太宗之后,再造大唐
笔趣阁 > 太宗之后,再造大唐 > 第24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(上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4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(上)

  李业本是不愿意进入长安城的

  当然,其余各军也巴不得少一个分羹的人,毕竟此时的李业,也是一支一千两百人的独立将领(原部三百,郑洵带来的另外近千夏绥镇兵马,在编为凤翔镇衙军后,也归李业统带。)

  但随着程宗楚和唐宏夫率军成功进入长安,且并未遇到任何抵抗

  原本有些担心的许多将领,也彻底放松下来

  就连郑畋本人,也打消了最后疑虑,对于这位老人而言,收复长安,也是他拼命实现的目标,能获此殊勋,谁能够无动于衷呢?

  再说,就眼下而言,长安的确就在唐军手中,巢军的确已经退出了长安。

  于是乎,郑畋也开始往长安而来

  这下即使李业不愿,也不得不来长安了。

  时隔一年半,李业再次勒马行在长安街上

  二此时的长安,与他印象中那个,已然大不相同

  其实黄巢初入长安,军纪还是不错的,他本人也许不是善良之辈,但确是野心勃勃之人,既然要代唐自立,自然要尽可能树立自身形象,故而除了宗室贵胄和豪门大族外,并没有对其他人动手。

  只是,显然黄巢对于自己部属的控制力,还远没有达到李业这种水准。连李业都得依靠立威才能把部属管束,何况黄巢?

  虽然限于明令,没有发生大的掳掠,但许多中产、小富之家还是遭了殃。

  东西两市随之萧条,只有各坊内的街市,勉强还有几分烟火气

  李业和符存审、杨师厚,专门回了一趟以往住处。

  自己那套院子,居然还在,大概是杀了董五后,被他小弟什么的占了,但其中人早已逃难。

  随即李业好奇打听了董余的下落,得知这位昔日长安城里的奢遮人物,原来早就死在了潼关,田令孜可以跑路,却没有他这个神策军判官的份。

  至于张承业,倒是成功跟着自己义父,随驾逃亡蜀中。

  三兄弟勒马于朱雀大道上,看着远处依稀可见的太极宫和大明宫巍峨宫阙

  李业却是问道

  “弟兄们没有进内城吧?”

  杨师厚回答

  “没有,都在延平门那边等着呢。”

  此时程、唐两部主力都打着肃清巢贼余孽的旗号,往着皇城方向去了,但李业却把自己士卒约束在了外城。

  当然,所谓恩威并施,也不能一味靠刑法威慑。

  李业既然到了长安,就没有部分一口汤的道理,只是相较于那些往皇城而去的友军

  他选择先带兵围了城南诸坊,然后开始做和黄巢军一样的事情

  吃大户

  要求宣义、率安等十坊凡上户以上的富家,每户出绢两匹到十匹不等,或钱三贯以上。

  黄巢第一波清理的,主要是豪门大族,且也没有清理干净,一半都不到,城中虽然萧条,但富家仍然不少。历史上真正的浩劫才刚刚开始。

  在李业刀把子的胁迫下,起码比巢军直接抢要来得强,这些富户虽然肉疼,但也只能当劳军了。

  而且事实上,如城西、东西市等地,官军已经开始抢了

  李业不知是在和谁比速度,丝毫没有其他友军那样慢条斯理的过程,严令士卒不得生事,拿完财货,立马归队,一日之内就得办妥,然后撤到延平门去。

  当然,虽不比那些在城里潇洒快活的友军,但李业部也算挣了不少

  光“劳军费”,就收了两千三百匹绢,两千五百贯钱,再加上刚进城前,各部都有的分润,以及抄掠府库残余所得。

  竟已有三千多匹绢,四千五百贯钱,光马车都套了二十多车,李业严令必须当日送往城外。

  果然,他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

  几乎只是唐军入城的第一日下午

  随着占领了宫城的各部唐军发现,宫中财货大部分都已经被黄巢带走,剩下的根本就不够分。

  可在事前,将领军官们已经许诺了太多

  现在怎么可能就此搪塞过军士?

  既然上面拿不出,那就自己去拿!

  很快,从东西二市开始,成规模的抢掠行动开始了。

  紧接着,随之而来和民众的冲突,迅速激化矛盾,军队成为了脱缰野马

  他们所作所为,丝毫不比巢军差半分,甚至犹有过之!

  毕竟巢军主要是针对豪门大户,而官军,可不管你是不是老百姓。匪过如梳、兵过如篦,岂是虚言?

  当逼迫变成抢掠,抢掠变成破坏,最后演变为全面混乱

  就连程宗楚、唐弘夫等高级将领也再难控制。

  反应过来的郑畋,严令整肃军纪,但根本没有人听,因为除了李业部外的衙军,也都参与到了其中!

  他们搜掠财货,掳掠妇女,残杀任何敢于抵抗的百姓,有的人家只因不愿献出女子,便被满门屠戮。

  哀嚎声伴随着火光,再一次映红了长安的夜空,这就是长安士民,盼了两个多月,盼来的“王师”!

  李业站在延平门上,看着远处的火光和嘈杂声

  听闻城中已经有因为分赃不均,打起来的唐军,而且规模越来越大,节度使们的命令彻底失去了效力。

 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摇头叹道

  “相公现在何处?”

  “才刚到城外......”

  一侧的符存审也是叹息

  原本郑畋还打算晚一日进城,却没成想突然就急转直下,整个长安都陷入动乱当中。

  李业颔首,随即道

  “带几十轻骑,随我去见相公吧。”

  “子烨你的意思是......”

  符存审忍不住问道

  此前,符杨二人,对于李业莫名的小心与担忧,心中也不免疑惑。

  但当今夜之事发生以后,二人都不免兴叹,觉得李业料事如神。

  “为今之计,先把相公护送回去才是正理,现在长安大乱,料想都已在巢贼眼中,明日,巢贼必然会回师,抢夺长安!此地不可久留。”

  李业似乎早就已经有所计量,直接答道

  “那我军是否也要回凤翔?”

  符存审问道关键处

  李业摇头

  “不,不急着此时。”

  “此番巢贼杀回来,官军必然大溃,届时大量散卒西逃,如若我们能在长安西郊......”

  李业还没说完,符存审就已经明白过来了

  简而言之,可以趁机兼并溃兵,壮大实力。

  二人确定了计较,便让杨师厚先统领部队,然后带着几十轻骑,往长安西郊谒见郑畋

  此时的郑畋身边,只剩下不足一千甲士,就连原本的凤翔镇将领,包括统管衙军的宋文通,和外镇兵的李重言,都参与到了城内乱局中。

  这些人都算是郑畋老部下,让他格外失望。

  李业见到郑畋时

  这位老人到了长安城外,甚至已经换了甲胄,一副紫袍乌纱,却已然神情萧索。

  须发显得更加花白,身形佝偻

  见到李业前来,才勉强打起精神

  “子烨啊......”

  “相公,城中已乱,巢贼还在霸上,距此不过一日路程,听闻城中乱起,必然要杀回来,此处已然不安全,还请相公回凤翔暂守。”

  郑畋闻言,长叹一声

  “唉,悔没有听子烨你所言啊。”

  但李业倒是明白,这事其实很难算得上郑畋的责任

  毕竟郑畋就算想要约束唐军,也不可能。

  李业干脆单膝跪地,请命道

  “相公!长安局势恐怕已无可挽回,为今之计,还是先回到凤翔,稳住关中西面!否则一旦巢贼乘胜突袭得手,便是万劫不复啊!”

  这话是在劝说郑畋

  因为以李业对郑畋其人的了解,经过如此大起大落的打击,很可能会存了死志。

  所以他就是在向郑畋表示

  事情还没完呢,长安的失败不等于全盘皆输,关中北面、东面,王重荣、李克用、李玄礼等大军已经抵达。

  只要坚守住凤翔和京西藩镇,事情还有转机,届时四面围困住长安,黄巢坚持不了多久。

  “可这边......几万人,不可能就不管不顾了吧?”

  郑畋皱眉迟疑道

  李业等的就是这句话

  主动请缨

  “末将所部建制尚全,愿留在长安西郊,接收溃兵,再往西行至凤翔,与相公会合!”

  郑畋闻言感动

  毕竟虽说对于李业而言,是为了壮大实力,但这其实相当危险,毕竟黄巢一旦打回长安,整个长安周边就都成了险地,届时李业一千多兵马,还不够孟楷等巢军大将塞牙缝呢,一个不小心,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。

  但李业却是笃定,因为他清晰的记得,唐军攻入长安后陷入混乱,而巢军打回来以后,也没有好到哪去

  喜欢太宗之后,再造大唐请大家收藏:太宗之后,再造大唐书海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79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7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