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章 嵩岳对(中)_太宗之后,再造大唐
笔趣阁 > 太宗之后,再造大唐 > 第59章 嵩岳对(中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9章 嵩岳对(中)

  李业闻言,稍稍愣住

  随即立马连衣服都不换,甲胄佩刀也不带,一身常服,便追了出去

  都来不及吩咐李唐宾,翻身上了霜电马,就往营外追

  李唐宾见状,只得连忙牵马追上

  嵩山山脉脚下

  两辆骡车相继缓缓而行

  距此不远,便是大名鼎鼎的嵩山少林寺

  此时的少林寺,已经是天下名刹,李世民虎牢关之战时,少林寺因为出武僧协助了辕州司马赵孝宰,夺取王世充城池。事后李世民给少林寺赐了亲笔签名的《告柏谷坞少林寺上座书》。

  嵩山和少林,也因此而闻名

  但此时,敬翔和李振在车上,却并不急着走,让车夫缓缓赶车。

  正是未及正午,嵩山下林木葱葱

  马车后方小道,马蹄声骤然而起

  十数骑飞奔而来

  敬翔与李振相视一眼,丝毫不意外,便让车夫停下。

  只穿了一身白色圆领常袍,都未来得及换官服的李业,勒住霜电马,大声疾呼

  “二位先生且慢!”

  身后李唐宾等亲卫骑士才勉强追上

  李业翻身下马,朝着刚刚下车的二人拱手道

  “还请二位,先听业一叙。”

  敬翔和李振对视一眼,敬翔随即伸手道

  “节帅请!”

  李业便让李唐宾在后方护卫,自己和二人一同,再次上马。

  不远处,便是少林寺

  人家方丈见几十号骑兵甲胄弓刀俱全的,自然是不敢怠慢,又闻乃是个节度使,更是连忙把众人引入其中。

  李业在少林寺后院,先是让二人先坐,然后让李唐宾率人看住门,不许有闲杂人等进出。

  敬翔二人知道,重头戏来了。

  李业随即肃容,主动躬身一礼,道

  “业欲谋大事,望二位先生教我!”

  在此之前,虽说李业本来就是野心勃勃之辈,但他从来没有对旁人显露过,自己想争天下的野心。毕竟就他本人的形象而言,一直都是以宗室名将身份示人。

  对朝廷,对天子,都是恭敬有加,否则以郑畋为人,也不会信赖于他。

  敬翔却依旧继续问道

  “节帅欲谋何等大事?”

  “业欲效光武旧事!”

  李业斩钉截铁,正色道

  敬翔二人闻言,立刻站起身来

  敬翔认真打理身上袍服,然后双手躬身而礼,李振也随之肃然行礼

  “翔(振),拜见主公!”

  其实,在之前敬翔告辞之后,李业静下心来,就逐渐有些猜到了对方的心思。

  对于这二位青史留名的谋士而言,要说野心只是在已经名存实亡的朝廷那当个闲职,那是不可能的。

  故而显然,对方是等待自己的表态。

  或者说,随着平巢战争的结束,李业有必要把自己的野心展露出一部分,从而团结身边的亲信们,向他们许诺更远大的未来和回报。

  作为谋主,敬翔需要自己的表态

  只有如此,人家才能大胆的替李业谋划

  而在坦白的这一刻开始,也意味着敬翔和李振,真正变成了李业个人的私臣,而非大唐朝廷的官吏了。

  双方终于开门见山,袒露心境后,李业才开始请教

  当然,这其实也是敬翔二人表现自己价值的时候

  大概就相当于诸葛亮的隆中对

  老板任命你做项目经理,你总得给人家交一份计划书、PPT吧?

  而现在,三人眼前,就是李业这个董事长,提出的,有关“如何在大唐末年发育成一方霸主,并效仿东汉再次统一天下”的项目课题前。

  敬翔和李振,必须交出自己的策划书和项目答辩

  不过计划书也要分个轻重缓急

  首先,就是眼下最为急迫之事,如何应对田令孜的拆分、离间

  三人分次而坐,桌上有刚才寺中沙弥倒得茶

  敬翔主动道

  “田令孜之事,其实不难,此人现在看似势大,但实则已经引了众怒,依我看,最多不过两三年光景,必然要墙倒众人推。”

  “至于离间拆分之事,究其根本,其实还是在于朝廷,和诸多藩镇,对主公的忌惮!”

  李业颔首

  “可如何方能打消此等忌惮警惕呢?”

  敬翔笑道

  “朝廷所忌者,无非是担心主公就此,临近长安又拥强军,若哪日真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如何?”

  “故而,为今之计,主公当以退为进,示天下以公!”

  “如何以退为进?”

  李业接着问道

  敬翔看向李振,对方也笑道

  “这简单,主公一回长安,不要找郑相公,也不要寻崔相公,归署不见客,然后上书面圣,请辞邠宁节度使。”

  “这......”

  李业有些茫然,自己身上这个节度衔,可是三四年间花了多大功夫,打了多少仗才挣得的,如何就辞了?

  敬翔见状,确实笑着指出关键

  “主公,虽说田令孜下旨授符杨二位将军以官,敢问符杨二将会离开就任吗?”

  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李业果断道

  “当然不会。”

  “正是,符杨二将尚且如此,主公去职,敢问效节军近万甲士,朝廷哪个人能辖制得住?没了节度衔,主公就指挥不了效节军吗?”

  这才是关键,他李业从来都不是寻常军阀

  效节军上下军官、将佐、老卒,从来都只认他李业一人!

  “可失了邠宁,效节军又该去哪?”

  李业接着问道

  敬翔、李振闻言肃容,这场谈话最重要的地方来了

  既然董事长要争天下,那作为项目经理就得指出来,该怎么争!

  李振正色问道

  “主公以为,若唐廷失势,纵观天下,可逐鹿者,几处能用?”

  李业稍稍沉吟,然后结合后世的历史经验,缓缓道

  “河东太原,表里山河,北连契丹,有骑兵之力,可为强手。”

  敬翔颔首赞同

  “李克用父子经营太原、代北数代,又兼沙陀骑兵之利,若争天下,确为强敌。”

  但没成想,李业却一一沿着这个话题,展开说来,所言让二人觉得,这位主公真是天授英才,看得如此透彻。

  “中原朱温,虽然四战之地,但自天宝以后,汴州便沟通南北,兼得商贸、农桑之盛,若能抑制山东,兼并魏博,可霸天下。”

  “淮南、江浙,鱼盐利重,又兼隋代以来,江南开辟,人口渐丰,又有天险可恃,可以偏安。”

  “广南、岭南,有海贸通商,地势复杂,亦可裂土自守。”

  “此外,蜀中自古便是割据之地,至于幽州、辽东,契丹兴起后,确为大患,恐难安稳。”

  敬翔二人面面相觑,只觉得面前这位主公,已经把他们想说的话,都快说了大半了,哪里需要自己分析?

  殊不知,李业其实就是在念本就要发生的历史剧本而已

  后唐、后梁、杨吴、前蜀、南汉

  都是五代十国的早期政权

  二人只能道

  “主公所言甚是。”

  不过李业还是要给二人发挥的空间,那就是自己该去哪?毕竟上面说的地方,此时都不是无主之地了。

  河东、中原自不必提,江南的杨行密、蜀中的王建等人也开始崭露头角。

  而且此时淮南的高骈还在呢

  见此状况,敬翔也懒得再卖关子了,直接果断道

  “为今之计,以主公身份,非陇右不可!”

  “陇右?”

  李业疑惑,倒不是因为陇右不好,而是此时陇右已经不是大唐的地盘了。连陇右节度使都被取消了,剩下两个州干脆并到凤翔镇下辖。

  “翔刚才所言,以退为进,便是如此,待回长安面圣,主公不如主动向天子辞邠宁镇后,请缨西征,以宗室郡王之身,为朝廷光复旧土!”

  李业茅塞顿开

  虽说从安史之后,陇右就已经不复大唐所有

  但这个地方对于唐王朝而言,是有非常特殊寓意的。

  因为大唐皇族李氏,又称陇西李氏,老家便在陇右的秦州(今天水、临洮一带)

  以李业的身份,主动请缨,于道义上完全是站在制高点上的。

  可以说,只要李业敢这样做,陇右节度使就只能是他了。

  甚至再加一个河西节度使,也是极大可能的。

  但李业还是有两个疑惑

  “如此,邠宁怎么办?况且,陇右已陷百年,只怕......”

  喜欢太宗之后,再造大唐请大家收藏:太宗之后,再造大唐书海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79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7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